国庆欢聚,共话十年|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创立十周年庆典成功举办
编者按
2008年4月,在北京市海淀区农林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等机构的大力支持下,一群致力于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理想的青年大学生,在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创办了小毛驴市民农园。十年来,小毛驴团队在海内外社会各界的持续关爱和共同参与下,在社会生态农业(CSA)试验与推广、市民农业实践、CSA生态农业人才培养、适用技术研发、农耕文化传播、亲子自然教育、都市农业政策推动等方面,为中国三农和城乡融合发展做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并与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近十万人群产生了深度互动,培养了一百多位“一懂两爱”新农人,推动孵化了包括北京有机农夫市集、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爱故乡等诸多社会创新平台,也孕育了众多兼具农商情怀与乡村建设理想的社会企业。
为了回顾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十年历程,展现实习生返乡创业的风采,探索乡村振兴的道路,汇聚社会各界的建议、资源和力量,助力小毛驴开启新的十年,金秋十月,国庆佳节,2018年10月3日-4日,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举办了隆重的十周年庆典活动。
本次庆典主旨为“扎根三农,振兴乡村”,以“青年的丰收”为主题。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主办,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国仁乡建社企联盟、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具体承办,北京爱故乡文化发展中心、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北京大地民之谣国际文化艺术传播有限公司协办,庆典得到了社区伙伴北京代表处、食通社、北京电视台等的大力支持。
庆典迎来众多师友、会员、同仁、历届实习生、当地村民及社会各界热心朋友近200人的到来。
10月3日
嘉宾签到
民俗表演:跑驴
小毛驴夫妇亮相
圆桌交流
希望的田野——社会生态农业(CSA)回顾与展望
自2003年社区伙伴(PCD)将国际CSA引入大陆以来,乡建团队为CSA的本土化试验做了非常有效的探索,历经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的生态农业工作室(2004年启动)、南马庄购米包地小组(2006年启动)、国仁绿色联盟(2006年启动)和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2007年启动)的奠基性工作,直到2008年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建立,通过租地和宅配业务的具体呈现、CSA人才的实训、年度CSA大会的举办等一系列举措,CSA才真正地运作起来,走入时代主流,形成有效的可持续农业商业模式、生态建设模式和社会治理模式。以2017年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注册成功为标志,CSA已经成为一个积极构建中国可持续农业与食物体系、改善农人生计和城乡关系的行业。小毛驴的十年,是CSA丰收的十年。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办公室主任谷莘主持
10月3日上午,“希望的田野——社会生态农业(CSA)回顾与展望”圆桌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办公室主任谷莘主持。观看完纪录片《毛小驴的路程》后,谷老师代表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致辞,并就三个方面回顾了小毛驴市民农园创立十年的历程。一,2008年3月24日,创始团队(原河北定州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农业团队)最早来到这片园子,这里初始是荒地,时任海淀区副区长的刘长利邀请温铁军老师团队来做生态农业试验。应该感谢海淀区政府,感谢屈晓东经理,给了我们机会和信心。二,小毛驴的人来这里经历了很多曲折,很多故事。感谢这些志愿者,为我们这些开拓者今天还能够在这里回顾所做的艰辛努力。三,农园是CSA模式,离不开市民朋友、农民朋友的支持,最后的感谢应该给予他们。
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黄志友做小毛驴市民农园十年回顾
黄志友老师表示,他是团队中唯一经历了小毛驴十年整个过程的一个人,觉得自己有责任让事情做的圆满。小毛驴市民农园自创园陪伴至今的动物好伙伴毛小驴和虎妞(小狗),近期都走了,感觉一个时代结束了,应该开启新的时代。所以自己花了半个月时间编了这三本书——《青年有为,连接城乡——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十年》、《探索归乡之路——小毛驴市民农园实习生返乡创业故事十则》、《共话桑麻——都市农夫的田间随笔》,它们记录了小毛驴十年发展的历程和所思所想。这不是成功学,而是为了对得起农民、市民的辛勤劳作,对得起127位实习生们的智慧、汗水和创新,他们推动着小毛驴走到今天。
黄老师说,小毛驴是一棵树,这么多人走到了一起,我们都是耕种人,我们也一起分享着收获。从河北学院的“青年的启迪”,2007年在何慧丽老师带领下“青年的成长”,再到2008年创办小毛驴的“青年的担当”,及至2012年发起全国爱故乡计划的“青年的收获”。这是我们这个乡建团队十五年来的四部曲,也回应了当时的时代困境——三农问题、食品安全和记住乡愁。
黄老师从生态振兴、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组织振兴和文化振兴五个维度回顾了小毛驴十年走过的道路,这也是CSA本土化试验的十年。我们的收获了几百位工作人员和实习生人才,收获了社会各界数十万人的广泛参与。当然,小毛驴在内部治理、对外产品与服务上,也面临很多问题,迫切需要调整和创新。在乡村振兴时代,要开创新的十年,一是更深地把农业植入都市空间,推动真正的农业城市;二是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三是成为大乡建北京办事处、社会生态农业(CSA)文化展示馆;四是转型为社企孵化基地,经营城乡共赢的可持续生活乡建。
温铁军老师视频致辞
小毛驴市民农园项目发起人、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主任温铁军教授从遥远的福建发来视频致辞:
小毛驴市民农园十周年纪念,大家能够欢聚一堂,是我们乡建人的福气。一件事情能做十年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更突出的是我们培养了几千个当代的新农人。这些新农人都是在搞市民参与式农业,也就是城乡融合,市民下乡和农民结合。这个过程和其它一般农业最大的不同是什么?是市民承担了农业的风险。过去农民之所以收入相对较低,社会地位也相对低下,是因为农民承担了双重风险,既承担了自然风险,有天灾人祸;又承担了市场风险,因为市场有价格波动、价格起落。但市民农园由市民来直接承担农业生产的风险,其实就意味着市民自己承担了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双重风险。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农业的业态,也是一个社会发育的过程。希望大家理解,这个市民农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它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常广泛的。这十年对于所有人来说,都应该是一个收获的十年;对于今后,大家说这十年只是一个开端,只是走出的第一步。我希望大家能够接受我们以前的经验教训,能够继往开来,把这项事业做的更好。
原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总经理袁小仙发言
袁小仙是学院院长助理,正是她当年带着这批年轻人从河北来到北京创办小毛驴。她认为,在农园无论怎样,过了之后再回忆,有这个经历,是非常了不起的。从学院到毛驴,我们所面对的困难是很具体的。从更长的时间之河来看,10年、15年是很短暂的。我们的基础是什么?根在哪里?如何扎深扎实,去承接我们的传统?上面长的多粗多高并不是最重要的。跟温老师做事这么多年,我们的历史传承感很强,做事情不容易,会面对很多困难,但记住初衷,会保持平常心,汲取到力量。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教授薛翠介绍
《江西万载有机百合的扶贫探索》
西南大学中国乡村建设学院副教授薛翠重点介绍了九十年代他们香港团队在江西万载的有机百合项目,也是CSA的早期探索。她认为小农经济分散,追求自己的成功,重新回归集体走到一起是不容易的。得有一种思想,个人成功需要集体协助、集体分享劳动成果。共同劳动孕育了集体感情,不光是经济收入,而是让大家感受到了集体性带来的精神收获。未来农村发展,要注重中国经验,同时连接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另类实践经验。
社区伙伴北京代表处城市团队项目官员贾丽杰
对CSA在大陆的传播与实践做回顾
贾丽杰回顾到,整整十年,社区伙伴(PCD)和小毛驴相伴走过,情谊深长。食品危机频繁出现以后,很多机构都在探索一种载体,我们找到的是社区支持农业。小毛驴是最早的将CSA落地实践的机构之一,也培养了很多人才,结成一个大家庭。这都是小毛驴对社会生态农业所做的极大贡献。其实我们的生活需要“土”一点,里边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围绕农业产生的文化和生活方式,都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具体体现。十年是一个节点也是一个起点,祝福小毛驴未来十年的更好发展。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院长何慧丽
回顾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为小毛驴的孕育、奠基工作,
总结小毛驴三个发展阶段
何慧丽老师说,这次的聚会,是回忆也是鼓励。她从2007年的《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简介》,说到小毛驴的孕育/奠基阶段。从农村到城市、从教育农民到教育消费者,这是国仁城乡互助合作社的早期探索。何老师翻出以往办互助合作社的邮件,很多酸甜苦辣,在笑声中满满都是回忆。小毛驴有根,这是大家的、是集体参与的。
何老师总结了小毛驴的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个是孕育期,第二个是养育期,第三个是遍地开花期。小毛驴是宣传队,是播种机。在座的很多人都是奠基者,我们都是这个时代的人,都为生态文明而奠基,为之奉献我们的生命。我们在追求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小毛驴配送份额会员,长期志愿者范敏坚做现场分享
范敏坚老师说到,自己主要是一个受益者,从小毛驴的探索中解决了食物的安全性,很感谢大家扎扎实实的工作。他们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时间,这样一种生活方式令人敬佩。很多关于园子的讨论,我也都亲历了,其实这些都是前进过程中的经验。希望各位能够克服困难,一直走下去。
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
主持下半场论坛
潘家恩是原学院办公室主任,也是国仁初期的执行董事,潘老师开场说,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我们正在参与历史,也在创造历史。
北京房山区天福园的张志敏老师分享她和小毛驴的故事
张志敏老师说,来了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很高兴。自己做农业21年,都是孤耕,很难,但是做的是关于生命的事情。在小毛驴这里找到温暖,有了做同样事情的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从她的感受来说,中国的农村人口占大多部分,却是农业弱国。越是这样越能够激起她做农业的热情和使命感。现场看到那么多小孩子,后继有人,才能够把事情做下去。有机农业是人与自然合作的艺术。三位一体的天职和谐统一才能够国泰民安。天福园只有两三个农民,自己年纪又大了,现在做农业的同时,还要写出自己的经历经验。自己这些年就是踏踏实实做农民。
广东四季分享CSA农场发起人张和平分享
《CSA农场的活法》
张和平老师说,来了小毛驴市民农园几次,这次感觉很不一样,有回家的感觉。来到这里,很乐意与同来的伙伴分享,就像自己是这里的。自己做农业,刚好20年,走过的这些路,在小毛驴、CSA和乡建影响下,逐步得到深化。感谢小毛驴带给四季分享的生命内涵。
从参加第一次CSA大会,最早参与市集,就感受到热情的氛围,自己很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从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到小毛驴市民农园的历史,是中国正向演变的一种方式。CSA以及和同行之间的交流,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活力。建立一种论述,打通农业和环保、佛教之间的关联,我们一起努力去思考。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召集人常天乐分享
《农夫市集走进城市》
常天乐表示,自己很愿意来到这里,小毛驴是市集启航的地方。市集是乡村建设在城市发展的落脚点。2010年,最早发起北京有机农夫市集。2011年春、秋,市集都被邀请到农园来举办,参与人员越来越多。非常感谢像张志敏老师这样的生产者。市集就是要让农民回到城市里去,打开对城市空间的想象,让人们看到食物背后更多的故事和渊源,并和生产者交流。今后要把更多的小毛驴的返乡实习生也纳入进来。我们一直关注农民和农业的议题,倡导市民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市集就是建立一个农民、市民都能够参与的食物社区。除了农夫市集,以之为中心,还发展出集室、食通社、食农课程、对接生态餐厅和实习生项目等。
最后,常老师讲到了目前市集和生态农业面临的一些现实挑战。
小毛驴市民农园劳动份额李方分享
李方女士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早期的劳动份额成员,她这次带来了三件礼物,一个是2013年农场给每位地主发的田间记录表,里边有当年30平米菜园的规划图,还记录了播种时间,每种菜的样子。一张优秀地主奖状,感谢大家的帮助,让她感受到种菜的辛劳、收获的愉悦。还有一本书,是当时会员部工作人员周友芳对菜农的奖励,叫《普米森林》,还有小卡片写的赠语。
中国社科院食品安全课题组负责人邢东田介绍
CSA 与生态消费
邢东田老师说自己和小毛驴有特殊的感情。并从转型角度谈小毛驴如何用自己的模式和优势扩大推广,以及爱故乡的意义。
他提出,小毛驴是新熟人的模式,主流市场是恶性竞争,有很多劣势,而新熟人使陌生人熟人化,建立信任,形成共同体有助于解决食品安全这些问题。CSA如何从小众向大众突破,进入更多人视野,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突破:生态扶贫,生态餐厅,生态产品交流平台。
邢老师还认为,在转型过程中,爱故乡很重要,因为CSA是外来的,爱故乡更接地气更加中国化,能够吸纳更多资源。CSA注重食品安全,和主流某些方面会有冲突,但是爱故乡障碍比较少,以此为旗号,是我们的新起点,建立全国性的生态产品新平台,一定要抓住机遇。
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秘书长高文分享
《CSA的中国道路与国际化融合》
高文说,小毛驴是自己的精神原乡,就是因为有了这种精神的鼓励,才有动力去面对工作中很多具体的困难。她邀请大家参加今年在成都举办的第十届CSA大会,共同庆祝CSA大会的十周年。
目前,社会生态农业CSA联盟有三块工作,包括举办每年的CSA大会、组织培训学习和相关课题研究工作。感恩小毛驴和CSA的引领,让我们知道别样的存在。小毛驴联合创始人、CSA联盟总干事石嫣和程存旺博士因事未能到场,委托高文宣读了他们送给小毛驴的生日祝福:
今年是小毛驴市民农园成立十周年,同时也是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举办十周年,还是我俩从事CSA事业十周年,我们俩人生最重要第一个十年,全都投入到了社会生态农业CSA发展的各方面工作,期间经历的一些人和事记忆深刻。2009年,小毛驴1.0版本正式对外提供产品和服务,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配送份额的种植计划和产品单一,劳动份额的服务和基础设施都不完善,但是无论是团队,还是会员,都投入了巨大的热情推动小毛驴CSA这个新鲜事物的发展,对CSA在中国的未来寄予了希望。如今,这些美好的愿望正在逐渐变为现实,社会生态农业联盟的会员单位迅速过大几千家,我们完全可以期待中国的农业在不远的3-5年内翻开有机生态新篇章,绿色有机将成为中国农业的主要方向,我们很骄傲,置身于中国农业质量转变的历史变革时期,并为之做出了贡献。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收获了很多,事业、爱情、团队、荣誉,祝愿小毛驴越来越好,祝愿社会生态农业CSA越来越好,祝愿各位朋友身体安康。 程存旺、石嫣2018年10月3日于福建建阳。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陈卫平教授分享
《中国CSA的本土化创新与挑战》
陈卫平老师说,自己2009年就成为小毛驴的租地会员,有很多点滴感触,不但去思考,我们为什么来,体验到什么,由之产生的兴趣促使自己去研究CSA,形成了很多文章。陈老师简单梳理了CSA的发展历程,特点是从点到面、从单一到多样、从另类到接纳。CSA本身是舶来品,也有很多创新,比如小毛驴劳动份额的模式创新;农场、员工和市民共同参与的组织形式的创新;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挑战方面:一是外部环境不利(消费者意识不够,政策层面上支持缺乏,基础设施条件不够完善);二是同行之间竞争趋向激烈,缺少合作规范;三是农场定位不明确,内部管理不科学,盈利能力不足、可持续性不够。
陈老师认为,未来需要一起共同努力,推动政策转型,规范行业标准,情怀和管理并重。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周立做总结发言
周立老师总结说,希望的田野是我们的主题。农业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这是农业和生命的希望。再展望十年,在长时段中,更能看到生态农业和CSA的价值。十年前,把CSA(社区支持农业)引入到国内很不容易,农村和城市的社区在哪儿,反思和回顾中需要注意这些。要把C做实了,在城乡中国时代,需要城市和乡村社区,向生命共同体的方向努力。如果把C扩大成为全国性的平台,未来十年应该做出来。S,涵义从支持到互助到社会生态,三个阶段各有其作用,需要支持、互助和生态内涵。A,人们要吃饭都离不开农业,它包含四个生,即要生态、生活、生产、生命。未来要把CSA涵义所包含的这些方面做出来,期待还有这种回顾的机会,未来十年一起相伴走过。
圆桌交流
青年的丰收—小毛驴市民农园历届实习生返乡创业故事会
小毛驴市民农园,被誉为新农人的“黄埔军校”。在社区伙伴(PCD)的支持下,从2008年创园伊始,就启动了“小毛驴CSA实习生项目”,每年面向全社会招募约10位青年,开展为期8个月(3-11月)的“半耕半读”式的田野训练,完成读书、劳动、培训和体验结合的完整实战学习,至今已经培养了11期总计127位新农人。实习生“毕业”后,有的选择回乡创业,有的留在在小毛驴或其他农场从事农业相关的工作。据2017年小毛驴CSA实习生项目评估统计,目前还留在农业领域的大概占四分之一左右,他们分散在全国各地,成绩斐然,成为当地发展CSA的带头人和返乡农业创业的重要力量,推动了生态农业和CSA在中国的发展。
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主持上半场论坛(个人创业组)
10月3日下午,“青年的丰收——小毛驴市民农园历届实习生返乡创业故事会”圆桌论坛,由重庆大学文学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潘家恩主持上半场。
潘老师说,另外一个世界是可能的。这不仅只是口号和憧憬,而是对世界的另一种解释。我们要知道,另一个世界是可能的,另一种成长也是可能的。乡建学院不只是培养别人,我们自己就是实习生。小毛驴实习生既是种子也是果实,我们希望通过他们的经历和故事,也为国庆献上一份厚礼。
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发言
“驴大校长”戴锦华老师开场说:今天不仅阳光大好,花朵盛开,还有很多年轻人的脸,笑得那么由衷和开心,我是“老妇聊发少女狂”。对,我是驴大校长。从1993年乡建运动,我就开始做志愿者。见证、目击了一种不一样的成长,看着晓辉、小潘他们领着孩子,自己都成长为运动领袖、大学老师等等。强烈地感觉到成长,如此具体;看着他们的成长,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你们给我展示了如此自豪、有力量、有尊严的力量。对我来说,现在的年轻人的成长变得很艰难,并不容易。价值的单一、主流的强悍,看似有无限的选择,但是都在规定的范围里。我们如今面临很多强大的多的力量在介入,但宏伟而脆弱的全球体系发生崩溃或者只是破裂时,如何活下去?我觉得希望在各位日常的工作里,是你们在打开可能性。
小毛驴市民农园实习生项目干事李翠环做项目汇报
李翠环说,自己是小毛驴2012年实习生,从去年开始负责实习生项目管理。小毛驴生态农业CSA实习生项目经历过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6年—2007年,PCD健康农业CSA项目开始启动,郝冠辉、黄国良、李万、王天洋是代表学院参加的实习生。第二阶段:2008年-2018年,小毛驴市民农园开始独立运作实习生项目。小毛驴市民农园被誉为新农人的黄埔军校。实习生每期有八个月的实习时间,实习内容包括农场日常工作、考察游学、交流讨论等,还要在学期末做结业答辩报告。
根据2017年的实习生项目评估,她对十年来的实习生群体的性别比例、地域分布、农业创业领域等做了总结分析。实习经历,对实习生的择业、创业发挥了主要作用。当然实习生培养也有不足,比如容易陷入农场日常琐碎工作、需求多样性未能满足、后勤保障不够等。李翠环还说,未来十年的展望是延续小毛驴实习生计划,并与爱故乡人才计划、梁中心的农村可持续发展人才计划,RRPGS人才计划结合,完善小毛驴实习生网络建设与CSA推广。
河南登封归朴农园创始人、小毛驴2008年实习生王宁
“驴大校长”戴锦华老师从前最担心的是这些返乡好青年们找不到老婆。而首位分享的河南嵩山返乡青年王宁,首先给我们分享了他和妻子在田野里的合影。感谢妻子陪伴一路走过,来毛驴实习、回乡创业,从英语专业转到生态农业。回乡有很多时间陪伴父母和孩子,这是另一种生活方式,另一种生命体验。这些都是宝贵的财富,会转化为生命的力量。归朴农园从最初的蔬菜转到主粮种植,主要利用沃土工坊和市集销售。种植的面粉被戏称为“王的面粉”。未来希望照顾好农场,孩子健康成长,老人安享晚年。
福建福州故乡七号发起人、小毛驴2010年实习生刘记虎
刘记虎说,自己学的是畜牧专业,一开始看到养殖用药很多,反思我们还敢不敢吃。后来偶然接触到CSA,觉得是很阳光的东西。慢慢地去做,从规模化到生态养殖,是一个很大的思想和行动转变。养猪到现在,在别人资助下创办了故乡七号(发酵床生态养猪)。但现在由于政策等变化,转成“地下”状态,依靠基础客户。自己现在也需要有一个规划,来学习经验,看下一步的成长。
浙江桐乡梅和鱼发起人、小毛驴2011年实习生于建刚
于建刚分享道,自己曾经想成为费孝通那样的社会学者,后来人生道路变了,没有考研,回到家乡。家乡是浙江桐乡,自己和妻子2011年来小毛驴实习,当时想在老家复制小毛驴模式,一开始发现条件不够,拿不到地。后来慢慢发现桑蚕丝制品,感觉重新认识了土地的产出。
他表示,自己和妻子的初衷是希望做出“真实的”东西。这个一直没变。未来的愿景是“江南是我故乡”,希望扎根这里,继续开发本土的产品——“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百花地面,文化之邦”。他今年还学会了游泳,未来想学划艇,开发探索父亲曾经讲过的江南水路。
四川成都亮亮家庭农场创始人、小毛驴2011年实习生唐亮
唐亮说,自己是小毛驴的2011年实习生,此前在重庆一家公司上班。来之前就有计划返乡创业,后来辞了工作拉着箱子独自来到北京学习。小毛驴实习的经历很有趣。2013年从北京回家,实践自己的想法。刚开始父母和村民很不理解,慢慢好一些。在小毛驴一年多的时间,对农业和农民都有了很多理解,逐渐形成新的思维。回家后,开始实践与自然合作共生、多样性生物系统的理念;另一个就是与人的合作,如此便越来越顺。返乡创业,还能够把家庭成员重新凝聚起来。做家庭农场的同时,其实是在凝聚分散四方的家人。自己家人吃的蔬菜都可以自己产出,家和万事兴,心态可持续。
重庆永川区生态小农、小毛驴2012年实习生高万琴
高万琴说,感谢小毛驴提供这样一个平台,2012年是作为志愿者过来,后来参与到小毛驴的工作中去。2013年带着梦想回去,进山创业,做一个生态小农。为什么做这个事?通过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悟到做人做事的道理。初来小毛驴,感受到家人般的热情,学习到很多,特别是做事情的发心很重要。目前也面临土地拆迁的困境。做农业很累,要心平气和。技术重要,心、性更重要。
河北唐山张氏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起人、
小毛驴2016年实习生张振
“唐山花生匠”张振围绕四个问题做了分享:为什么从事农业?在小毛驴的生活;花生匠的故事;对未来的展望。自己做农业之前做金融行业,收入很不错,两年做到销售总监。但反思人生之后,这种能看到头儿的日子不想过下去。本身是农村人,对农业和家乡有很深的感情。2016年从RRPGS接触到小毛驴,这就是自己想要的。最初在小毛驴柳林社区农园实习,进行蔬菜配送等学习。
从2013年5月决心从事农业,几年来一直寻找特色单品,最后反其道而行之,把普通的花生做到最好。花生,单而不单,老少皆宜。但加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他对未来的展望是,决心为家乡带来新的变化,把合作社扩招。通过大学生支教让他们知道世界很大。
小毛驴2018年实习生张维发言
张维说,他和妻子来小毛驴实习是寻找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还有一个月实习结束,他们打算返乡,怎么去赚钱、怎么去生活,还是一个没想清楚的问题,但仍坚定地想返乡,感谢张和平老师的指点。
小毛驴2018年实习生张志坚发言
张志坚说,来到小毛驴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这个过程中看到真的有一群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是有理想、有情怀的。他想做一个小农,这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自然的,能够聆听到一种声音——来自远古的声音。
范敏坚老师
他们特别的勇敢。智识教育,所留的死角能够让年轻人野蛮生长,很欣慰。
现场与会人员刘涛
一直在寻找这样的生活方式。不要让有理想的人失望,有情怀的人失望。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李彦岩
这个圈的生活水平还是有些艰难。我们是很弱很小,我们做研究、开会是使这个事情更显性化。希望我们一是形成议题,努力往上走,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第二个,微观层面,做特别实在性的技术层面的东西。
小毛驴市民农园总经理黄志友主持下半场论坛
(企业创业组)
四川安岳青莲谷合作社发起人、
小毛驴2010年实习生唐文苹
唐文苹说,自己是2010年实习生,家乡是四川资阳安岳县,返乡主要做莲子项目,已回乡八年。自己学的是艺术设计专业,因为关注乡村建筑的缘分来到小毛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开阔眼界,不把思维局限在一个点。严晓辉老师曾经说,更愿意单纯地去做农活,现在才理解这一点。返乡最开始做养殖,2014年开始做青莲谷项目。在做合作社时,感觉到个人做事和跟人合伙做事是不一样的。
她分享了团队建设和整个农场规划。曾经的理想是完成个人人生价值,而不是创业,现在的生活方式还没算脱离理想。未来计划,好好经营青莲谷合作社,做一个花园餐厅(当做艺术品来做)。政府资源,有契机的时候还是要去利用,不单实现个人价值还有社会价值。要抱有客观的态度,因为政府也在寻求改革。
广东乡野学堂发起人、
小毛驴2014年实习生张彬先
张彬先回顾说,这段实习经历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冲击,之前都是主流的循规蹈矩的生活,在这里感受到新的东西,和而不同。
有价值的经验是,做项目都要考虑到九大块:做什么,为的是什么,核心资源是什么,客户关系,客户细分,价值主张等等。
他详细谈到现在所做的教育营地商业模式画布。从亲子游到研学旅行,再到教育营地,偏重教育。要做投资回报的细算。无论做什么,投资方是谁,把事情想清楚想透再去做。他认为,过去现在未来来看,这是少有人走的路。自己曾经的理想做CSA生态农场,发现很辛苦;现在的状态是做项目(民宿,营地等)、考专硕;未来的计划,是体验式教育。他还说,要理性看待资本,利用不同的平台去做更大的事情。
北京农特有限公司农特新零售负责人、
小毛驴2015年实习生李福标
小标的分享主题是新零售、新农业。一方面做渠道,把自己的优势发挥出来,与政府相适应,没有政府支持,自己做很难。我们要做的东西最终要达到消费者手中,所以要理解消费者需要什么。他说自己实习最大的收获是在小毛驴遇到了女朋友,自己从线下跑到线上,明白了学习和规划的重要性,放开眼界。农业有很多很多的可能性,考察和游学时,发现农业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功能性发挥。
小标现在做农特全国核心单品品牌,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运作模式,以村官鸡为例,做合作社加微电商的模式。以前是渠道为王,现在是产品为王。他重点介绍了流通渠道和产品角度的变化。新零售是新农业的助推器。
中国乡建院内置金融项目助理、
小毛驴2011年实习生张克强
张克强说,自己离开小毛驴后,现在中国乡建院做内置金融项目,主要是帮农民做资金互助合作社。这期间一些看法有了变化,学会跟政府和农民打交道。农业很难,农产品很好但是销售不出去。农村问题是一个系统性问题,要用系统的方法去解决。乡建事业要专业化、职业化,同时要去为政府提供指导。培养专门人才是一个挑战。在农村做乡建事业,要善于发现和培育人才,搭建平台,将好的政策落实下来。他表示,很佩服返乡小伙伴,做农业挣钱很难,走了这么多地方,发现农民非常不易。实习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人生方向,奠定了理想基础。
广东四季分享CSA农场发起人张和平点评
张和平老师说,这几年,小毛驴到四季分享参观的实习生很多。乡建让年轻人找到方向。小毛驴十年,是青年的收获。乡建和小毛驴为年轻人指明了方向,像一盏灯。张老师还表示,他对这群年轻人肃然起敬,内心无比尊重,尤其在这个社会。
曾经恶补很多知识,理想和情怀遇到农业时会有很多障碍,做的事情是对的,只要坚持、不放弃就会走过来。张老师说他这个月正在动员消费者众筹,发动社会资源渡过台风“山竹”带来的困难;当地政府的支持,也得益于四季分享农场长期默默的耕耘。
香港岭南大学文化研究系副教授刘健芝点评
刘健芝老师说,小毛驴十周年,是继往开来。回顾晏阳初学院时期,学员们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如今他们已经是很重要的导师。小毛驴的实习生,如今也能够独当一面,我们在学的同时也在教。农业中有很多辛酸,很多难受,有这个场合,大家互相交流,是很难得的。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中的角色,你们傻的都很可爱,在这个社会语境下,所给的支持不多,但大家都在坚持去做。交流中谈到的不仅是资金和技术问题,在强大的主流下,如何逆流而上,实现创业梦并非不可能。辛酸之中也有很强的自信和自尊,这个是非常另类的价值观,很脆弱,能够坚持就是难能可贵。
我们要思考如何从创业梦、田园梦到中国梦的关系,如何定义我们的工作,在现代化的现实处境下,各种问题,包括台风和其他气候问题是怎么促成的。不仅是眼前困难,也要思考影响我们生活的各种因素、各种复杂关系。小毛驴是CSA的主要推动者,它在寻找出路,为这个世界寻求一种新的可能、一种改变。因此,也特别欣赏爱故乡活动,里边是有主角的,不仅是乡贤,也有返乡人带动的更多人群。希望我们像保尔•柯察金那样能够说到,我们没有虚度自己的一生。
小毛驴历届实习生代表与老师们合影留念
10月3号傍晚,
小毛驴市民农园十周年晚会暨爱故乡大地民谣音乐会
首先由当地三星庄文艺队为大家做民俗表演开场。
特邀嘉宾:
木兰花开文艺队为大家表演原创歌曲《我是女人》
小毛驴市民农园的朋友们为大家演唱
《小毛驴市民农园园歌》也是原创哦!
新工人艺术团路亮为家演唱原创歌曲
《一路有你》、《起风的夜》
本次音乐会还邀请了慵懒彩虹乐队和蜂鸟乐队为大家演唱
原创歌曲
新工人艺术团为大家演唱
《想起那一年》、《我的吉他会唱歌》、
《劳动青春》、《小妹妹来看望》、
《生活就是一场战斗》
结束曲,我们一起大合唱《劳动者赞歌》
10月4日
圆桌交流
国仁乡村振兴论坛——生活乡建的经营与未来
乡村振兴需要构建新的机制,让政府与社会,企业与社团,资本、土地和人民都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国仁城乡(北京)科技发展中心成立于2008年,前身是2003年创建的河北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致力于推动社会改良和可持续发展。2018年,在“三农”专家温铁军老师的指导下,国仁团队以此中心为主体,发起成立了“国仁乡建社会企业联盟”,以聚合城乡社企之力量,培育乡村永续之生命。
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秘书长陈晶晶担任主持
陈晶晶主持开场说,温老师强调整个政策都在往生态文明方向转,我们要思考怎么能够和乡村振兴结合起来,出一些成绩,并详细介绍上午会议内容。
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理事长严晓辉介绍
《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的缘起与探索》
严晓辉是小毛驴联合创始人,他非常感谢大家参加关于乡村振兴的讨论。他向大家介绍了国仁乡建社企联盟的基本情况。联盟是由过去参加乡村建设的十几家单位联合发起,共同探索如何调整方法、学习新知识并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同时承接政府项目,针对政府需要应对的一些问题提出对策。通过建立“乡村振兴智库、乡土文化复兴、乡创人才培养、生态产业融合、美丽乡村建设”五位一体综合服务体系,实现系统性的整合。
联盟运营模式包括:整体乡建方案、系统生态设计、联合创投经营,并联合地方,推动和运营乡村振兴试验区。工作流程包括:调研摸底,设计服务和乡创运营。联合运营品牌及内容包括:小毛驴、滋农游学、爱故乡驿站、农智大学等。
原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院第三分院院长、
规划总监闫斌分享
《行若农夫——回归农业传统经验的设计实践》
闫斌老师与小毛驴团队相识于2015年的第七届全国CSA大会,并于今年4月带领团队,以志愿服务的方式,帮助完成了小毛驴市民农园新十年升级改造方案《小毛驴-十字路口》。
闫斌说,《四千年农夫》一书,从西方人角度对东亚农业进行了详细描述,将东方智慧作为他们的农业资源并带来转型,诞生了有机农业。日本现在的农业很精细化,经过规模化发现不可行,重又调整回到传统;中国则坚持应该像西方那样实现农业集约化,但却带来一系列恶果。作为一名设计师,他在思考如何扭转现实,让传统智慧重新焕发活力?
一是重构营养循环,重构断裂的营养链。介绍了滇池西岸生态净化谷项目:利用梯田原理对生态系统的恢复。
二是重归精耕细作。介绍了衲田及拼贴方式的运用。
三是重振乡村活力。对院子空间的重新规划;村落是地域性的文化景观,因此可以基于文化基因的延续,对蒙古院落实行品牌打造,对院落、河流、围墙、稻田等进行主题打造。
四是重塑城乡融合。CSA主题社区——居住区、农夫市集、生态餐厅、科普区、游乐和艺术区等等,把农业景观和人的生活结合起来。
最后介绍了美的四个主题:大美不言、创造力、信仰、无目的的快乐。
浙江农林大学园林规划设计中心主任马军山分享
《经济发达地区乡建问题与破解——以德清三林村为例》
马军山老师于2015年把景观设计移到农村,联合滋农游学开展浙江德清县三林村乡建项目。再识水乡,既是诗意又具有生态多样性,现代性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在这里几乎不存在。然而目前也有很多无奈,传统水乡系统破碎,产业结构理想与现实差距,现代化系统建设的质量与可持续问题。我们去做的是如何寻找和认识美,并寻求产业结构的改变。
优选模式。德清莫干山民宿,依托景区做,慢慢出现开发景点做民宿,又有团队集聚去做。自己做的是共建共享、合作模式,高校、乡建圈、市场和村庄(政府)共建。
注重产业优化与提升。工业化系统的改造;新产业引入,发挥CSA的教育和研发功能。
下一步工作,全面展开营运工作,寻求社会力量支持和合作伙伴。
庶人营造(广州) 主持建筑师聂晨分享
《乡村振兴中建筑师的作为》
聂晨老师介绍了常民建筑的发展历史和工作内容,主要是协力造屋、轻钢体系。1999年自台湾地震开始做生态建筑,2004年受温铁军老师邀请,谢英俊团队从粪尿分集生态厕所做起,在学院成立乡村建筑工作室。2008年去四川地震灾区一线盖房,2012年和中国乡建院合作在信阳郝堂做,2013年参与四川雅安地震重建。2015年去尼泊尔,实现村民共建的方式。2016年、2017年和中国乡建院合作。编辑手册,介绍了生态协力造屋的技术问题,包括减少人为设计痕迹,保持自然状态。后续工作是寻找更多团队合作,推广技术。
浙江建德市三生谷生态村联合发起人舍文分享
《国际生态村构建教育实践中国乡村振兴战略》
舍文老师介绍,三生谷生态村成立于2015年,是致力于实践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企业,下设乡建公司、生态书院和自然学校。
三生谷经济模式是政府加管理公司加私营公司加农户的模式。社群构建方面,是大集体生活,不仅建立经济共同体,也营造文化共同体、精神共同体,是一种同心圆文化,最终打造一种幸福乡村新生活方式。借鉴英国乡村的绅士化模式,培育好山好水好人。
他介绍了三生谷生态学校的在地化实践,一是成立三生谷柯布生态书院,进行生态文明教育;二是成立三生谷自然学校,实践“生活生态生命”的三生教育理念。最后介绍了EDE工作坊,论坛,培训课程,春冬令营等等。
中国滋根乡村教育与发展促进会推广部主任张海燕分享
《滋根“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计划》
张海燕老师首先感谢小毛驴十周年庆典搭建这个平台,让她过来分享滋根所做的项目: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滋根从1988年开始在贵州等地开展乡村学校项目,1995年正式注册,关注人和自然的可持续性。项目执行环节包括:调研,做课程研发,试点推动和议题倡导。她介绍了发起项目的背景:中国乡村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农村发展与教育正逢机遇,可持续发展和教育框架正获得国际共识。
目前农村教育内容单一,脱离实际生活,缺乏可持续发展教育意识,为此,滋根针对农村学校教育和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开展工作,流程是:开发课程,开展培训,试点行动,总结推广。项目目的:儿童和成人的共同参与,通过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
最后,张海燕详细介绍了乡村绿色生态文明学校的框架,核心是培养孩子成为环境保护的卫士、乡土文化传承的种子,并参与本乡本土可持续发展的行动;重视与经济相关的劳动实践教育,重视性别平等教育及学校与乡村的联结。
上海城市微田园发起人袁清华分享
《城市中的微田园生活》
袁清华是小毛驴联合创始人,并曾担任2008年小毛驴总经理。他说现在强调“城市双修”,即城市修补、生态修复。他在上海的工作,就是把乡村生活实践移到城市,和乡村生活永续是阴阳平衡。
农业是个广泛涵义,不只是种菜,而是生活方式。城市生活和农村生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大问题是一样的。垃圾分类的紧迫性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因此可以开展生动的具象的垃圾教育,追溯垃圾源头。从问题角度出发做社区治理,比如小区成立爱狗小组,想着怎么处理粪便。通过共建共治共享,现在城市微田园做了50多个社区,包括能力建设(从绿植养护入手,从养花到种菜,食品、营养和卫生教育)、制度建设(居民开会成立小组,条条框框上墙,低成本运作)、空间建设(城市陌生化是因为私人空间丰富却缺少公共空间和公共话题,通过一起建小菜园进行改观),实现市民科学化。微田园项目现在做的,是以社区建设作为抓手,居民都成为园丁。还有都市小花匠、都市鲁班、都市彩绘等。
对于小毛驴市民农园,他指出未来的展望是,园子怎么做的更长久,考虑小毛驴的根是什么,如何发挥三新(新工具,新思想,新模式)的作用。
特别活动
小毛驴十周年新农人文化展:
小毛驴历届实习生风采展、
小毛驴优秀实习生创业项目展、
小毛驴都市农夫风采展
小毛驴乡村生活市集暨2018年北京爱故乡生态文化节
北京有机农夫市集八岁生日Party:
农场花艺课&石头食堂美味米粉
十周年快乐
感谢众多师友、会员、同仁、历届实习生、当地村民及社会各界热心朋友到来!
永续生产,田园生活,修复生态,保育生命!这里是城市农夫的田园、孩子们的乐园,也是新农人的学园、爱故乡的家园!愿我们在新的十年,携手同行!
长期招募合作伙伴,共建生态家园!
北京小毛驴市民农园于2008年由一群致力于乡村建设与生态农业理想的青年大学生参与创办,地处北京西郊著名自然风景区凤凰岭山脚下、京密引水渠旁,是北京市海淀区农村工作委员会、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共建的产学研基地,也是中国CSA运动的开拓者、全国爱故乡计划的发起者、新农人的“黄埔军校”。
小毛驴市民农园坚持“生态、健康、公平、关爱”有机农业四大原则,致力于推动市民参与式生态农业,在生产方式上采用自然农业技术,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遵循种养结合的原理,重视传统农耕文化和乡土知识的传承;在经营模式上采取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社区互助农业(CSA)理念,开辟租赁农园,发展体验农业,促进产消对接;在社会关系上倡导消费者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践行健康、自然的可持续生活方式,搭建乡村和城市合作互助的桥梁。
守护大地,耕读传家!欢迎您加入小毛驴城市农耕生态社区,共建城市农夫的田园、孩子们的乐园、新农人的学园和爱故乡的家园!
咨询电话:
010-62460405(办公室)
18611986712(小翠)
18611987220(明明)
微信公众平台:小毛驴市民农园
微博:@小毛驴市民农园
网站:www.littledonkeyfarm.com
农园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西
交通路线:
1、地铁/公交:从地铁4号线西苑站换乘16号线到温阳路站C口出,搭乘908路/902路公交,到达后沙涧路站下车,沿苏四路北行约300米过桥左转即到;或乘坐330路/642路公交,到达终点站后沙涧站下车,北行50米看到“海淀区看守所”标志处左拐,西行约1公里即到。
2、自驾车:导航“小毛驴市民农园”,从北清路转温阳路,北行约5公里看到“海淀看守所”标志处左转,西行约1公里即到。